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心
Chinese  |  Favorites 
 首页  中心概况  实验教学  设备环境  教学资源  规章制度  运行管理  讨论专区 
 
 
 中心简介 
 师资队伍 
 课程介绍 
  课程介绍
首页 > 中心概况 > 课程介绍
 

    中心承担了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专业课程所有实验教学工作,涵括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等27门课程,其中《护理基础实验》和《临床护理综合实验》为中心所独立开设的课程。

1.护理基础实验

   《护理基础实验》是护理学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也是护理学专业必修的专业实践性技能训练课程。其内容主要涵盖护理学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是临床护理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护理学的基本操作技术及护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在护理技能中的运用,初步建立以护理对象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运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指导护理实践,实践中能具备一定的人际沟通和交流能力,培养良好的责任心、爱心和团结协作精神,为临床护理相关课程的学习及毕业后从事临床护理及相关护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护理基础实验》课程,依据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护理学专业四年制本科教学计划要求,按照本校培养计划,共设112学时,全部为实验教学。开设实验项目20项,包括医疗与护理文件记录、无菌操作基本技术、特殊饮食护理技术、排尿护理技术、排便护理技术、口服给药技术、注射给药技术、药物过敏试验技术、局部给药技术、静脉输液技术、静脉输血技术、标本采集技术、给氧技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护理技术、洗胃技术、冷热疗法护理技术、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综合技能、排泄护理综合技能、药物疗法综合技能、护理病历书写等项目。教学目标分三级要求:第一级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为考试重点;第二级是熟悉内容,教师可选择性实施教学,未选择部分内容由学生自学;第三级是了解内容,主要供学生自学,教师课外辅导。《护理基础实验》以护理基本技能训练为主线,依托于基础实验和综合实验开展教学。课程教学采用讲授、演示、练习、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讨论、录像等教学方法。课程考核方法:由平时考核及网络辅助教学平台测试、期末笔试、技能考核三部分组成。

课程负责人介绍

米洁,主任护师,博士生导师,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院长、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主持科教研课题21项;发表论文70余篇;主编、参编教材专著15部;参编标准11部;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项。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中华护理学会重症专科护士培训京外实践基地负责人,中华护理学会首届APN(高级实践护士)京外基地负责人,重庆市重症专科护士培训基地负责人。

2.临床护理综合实验

   《临床护理综合实验》是护理学专业本科四年制学生的核心必修课程之一,也是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实践性技能训练课程。其内容主要涵盖护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临床护理专科技能。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护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临床护理专科技能在护理工作中的运用,建立以护理对象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运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指导护理实践,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交流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具有责任心、爱心和团结协作精神,为临床实习及毕业后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家庭护理及相关护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临床护理综合实验》课程,依据护理学专业本科四年制培养计划要求,共设24学时,全部为实验教学。开设实验项目8项,包括入院患者的护理、术前患者的护理、术后患者的护理、急诊患者的护理、产褥期患者的护理、住院患儿的护理、患者安全防护、出院患者的护理

   《临床护理综合实验》以临床护理场景为主线,以案例为基础,借助高端模拟人、标准化病人等开展综合实验。课程教学采用案例设计、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技能操作、讨论、反馈等教学方法。

课程负责人介绍

   王俊莉,副主任护师,硕士生导师,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二系内科教研室副主任、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全科医学科护士长,主持科教研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副主编、参编教材专著6部;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为中华护理学会护理管理专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重庆市护理学会全科护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学会第一届健康管理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护理学会全科医学专科护士培训基地负责人。